聯儲局打開門任借錢

| | | 引用 (0) | 下一篇 | 上一篇

坊間常說「有危便有機」,真是所言不虛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分析美國早前公開的救市資金運用情況時發現,聯儲局在金融海嘯期間借出的緊急流動資金,竟然讓一些「健康」的外國銀行賺了一筆,肯定又會惹來美國國內新一波批評。另一方面,聯儲局推行量化寬鬆政策(QE)導致熱錢氾濫,繼續受到內地學者口誅筆伐,直指有四成資金成為熱錢流入中國,是惡性通脹的元兇。說來諷刺,各方針對聯儲局的批評愈尖銳,愈能顯出其地位至高無上,十足全球的央行。

在金融海嘯期間,聯儲局推出多項以英文字母為標記的應急貸款措施,開宗明義是為市場提供流動性,近乎來者不拒。金融機構可用抵押品換取流動資金,質素差至垃圾債券及有毒資產照樣可用來借錢。一些週轉不靈的金融機構及工商企業,的確是靠這些「救命錢」度過危機,而一些財政健康的金融機構似乎亦不甘後人,利用有七、八厘息的垃圾債券做抵押,支付二、三厘利息向聯儲局借錢,可穩賺近五厘的息差,所得資金更可以用來放貸。

聯儲局打開門口任借,各項應急貸款合共達三萬三千億美元,主動求助的金融機構不乏來自歐洲及亞洲,難免惹來肥水流向別人田的批評。不過,這些外資銀行如果能夠獲得本國央行或政府充足的資金援助,又何須外求呢?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聯儲局等同一家全球央行,擔任全球「最後貸款人」,完全取代當時陷於癱瘓的資金市場。

除了提供流動資金之外,聯儲局的另一條救市支柱便是量化寬鬆政策,透過購入國債及抵押證券壓低利率及向市場放水。內地學者指出,單是金融海嘯期間推出的QE1,便有一萬七千億美元,擾亂了全球的金融秩序,估計當中更有四成流入中國,造成通脹失控。這些學者預言,聯儲局進一步推出QE2,將會損害美元的國際地位,美元資產逐漸被唾棄。

雖然有人看不起氾濫成災的美元,但市場對美元的實際需求仍然十分迫切。不妨看看,聯儲局上周宣布延長與歐、英、加、日及瑞士央行的貨幣掉期協議至明年八月,反映國際十分依賴美元,擔心沒有足夠的美元滿足需求。事實上,在金融海嘯最惡劣時期,外國央行便曾透過掉期合共借入近六千億美元,再分發予當地銀行應付美元支付需求。如果沒有聯儲局,日子真的不知怎樣過!

隨着救市實況曝光,聯儲局的流動資金的確打救了歐洲及亞洲不少銀行,貨幣政策的影響力亦擴及全球,緊急貸款加上量化寬鬆涉及五萬多億美元,試問哪家央行有這能力?歐洲央行明顯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,中國的人民銀行更是遠未夠班。如果硬要說美國的金融影響力已大不如前,未免一廂情願;預言美元地位江河日下,更是不切實際。